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無所不在的隱形殺手──環境荷爾蒙


二月中旬某大報曾以頭版規格大幅報導外帶咖啡的塑膠杯蓋,遇熱後將釋出會干擾人類生殖系統的環境荷爾蒙「雙酚A」,讓國內廣大的咖啡族群心驚不已,這則新聞雖然事後證實是烏龍一場,卻也再度引發民眾對環境荷爾蒙議題的關注。

事實上,從農藥、殺蟲劑、洗潔精、化妝品、建材、汽機車廢氣、電器產品,以及用途廣泛的各種塑膠用品,日常生活都可輕易發現環境荷爾蒙的蹤影。究竟這群無所不在的隱形殺手,到底是透過何種機制危害人體健康?市井小民如你我,又該如何因應防範呢?

2011年1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更新了一項讓全世界男性提心吊膽的數據──將男性的精蟲正常值由1990年的每㏄2,000萬隻,下修到每㏄1,500萬隻。

在WHO定義中的「精蟲正常值」,指的是能讓女人自然懷孕的最低精蟲數;換句話說,20年前認為男性精蟲數每㏄低於2,000萬隻即屬偏少,但現在低於1,500萬隻,才符合「精蟲稀少症」的要件。

男人的「蟲蟲危機」

事實上,早在WHO下修男性自然授孕的正常精蟲數前,已有不少大型的區域性研究證實,男性的平均精蟲數確有「一代不如一代」的現象。

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指出,過去丹麥曾有學者統計1938~1990年、共計61篇在世界各地發表的研究論文,結果發現男性每1㏄的平均精蟲數在1940年代約可達到1億2,000萬隻,但到了1990年代,卻只剩下一半約6,000萬隻。

「男性平均精蟲數的下滑現象極為明顯,今後若有同類型的研究,幾乎也能斷言絕對會比20年前的6,000萬隻再往下修,」他憂心地說。

當然,對於精子兵團來說,只要能有1隻叩關成功,就有機會順利達成「延續繼起之生命」的目的;但數量越龐大、品質越健康的精子大軍,絕對是提高受孕機會的不二法門。

然而,各種研究透露的訊息,在在顯露現代男性已面臨嚴重的「蟲蟲危機」,過去夫妻長期不孕的原因常指向女性,但在可預見的未來,歸責於男性的比重也將逐年漸增。

環境荷爾蒙作怪

到底是何種原因讓男生的精蟲質量漸走下坡?除了菸酒、嗑藥、飲食、生活壓力等個人因素外,另一個已獲科學證實的影響因子則是「環境荷爾蒙」──它幾乎是以「避無可避的存在」、在不知不覺中悄悄危害兩性的生殖健康。

何謂「環境荷爾蒙」?原本分布在動物及人類體內的天然「荷爾蒙」(Hormones)又名「激素」,是由各種內分泌腺體所製造的少量化學傳導物質,再透過血液或體液傳送,並經由循環系統運送到標的器官而產生作用,例如人體的成長發育與第二性徵的出現,均與荷爾蒙運作息息相關。

不過,距今約50年前,科學家卻陸續發現,因工業社會發展而衍生的部分化學物質,竟具有模擬天然激素的作用,當這群外在化學物質進入人體或動物體內後,就會讓身體誤以為它們是天然荷爾蒙,進而接受其錯誤指令而引起一連串的過度反應;原本在體內正常運作的內分泌系統,也會因這些化學物質的直接刺激、干擾或抑制,最後造成整體系統的嚴重失調。

由於這些化學物質具有類似天然荷爾蒙的作用,因此才會被統稱為「內分泌干擾物質」或「環境荷爾蒙」。

目前科學家已知的環境荷爾蒙多達70餘種,用途則大致分成農業及公共衛生用藥(如曾在1950及60年代為台灣瘧疾絕跡立下大功的殺蟲劑DDT)、工業用化合物(如重金屬鉛、鎘、汞,以及1979年造成兩千多人受害的「彰化米糠油污染事件」罪魁禍首「多氯聯苯」),與生活用品添加物(如塑膠用品的塑化劑、清潔用品的界面活性劑及電器用品的溴化阻燃劑)等3大類;另外像有「世紀之毒」之稱的化學燃燒附產物「戴奧辛」,也被歸類為廣大的環境荷爾蒙家族。

憂慮:雌性化的未來?

環境荷爾蒙的種類繁多,但基本作用卻有相似之處。

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指出,在顯微鏡下剖析的戴奧辛化學結構,與動物體內雌激素的結構極為相近,其他像具有塑化劑、顯像劑及抗氧化劑等多功能用途的雙酚A(BPA)、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PAEs),以及清潔用品常見的界面活性劑壬基酚類(NP),亦有類似特質,因此當環境荷爾蒙被大量吸收進入人類或動物體內後,就會產生類似雌激素的效應,進而干擾兩性的生殖系統。

1996年由科學家李奧.蔻本(Theo Colborn)所著《失竊的未來》一書就指出,在戴奧辛及多氯聯苯等環境荷爾蒙濃度極高的美國佛羅里達州阿帕卡湖,湖中所養殖的鱷魚,雄鱷的陰莖極短、雌鱷的卵泡則雖多但卻很難發展至成熟狀態(類似人類的「多囊性卵巢炎」),這群雄不雄、雌不雌的鱷魚幾乎無任何受孕能力,再分析牠們的血液樣本則可發現,體內均有高濃度的雌激素。

在全世界其他受到環境荷爾蒙污染的區域,亦可發現野生雛鷗身軀變形、雌雄難辨,以及同性築巢、公鷗對交配生育興趣缺缺等現象,這些跡象在在顯示,環境荷爾蒙已在不知不覺間主宰動物界的性別平衡,甚至可能引發物種變異或絕種危機!

反應至人類身上也有同樣危害,除了前述的男性精子逐年下滑,相關研究也認為,環境荷爾蒙可能造成男性不孕、增加睪丸癌、前列腺癌的罹病機會,並延緩第二性徵的出現時間;女性若過度受到雌激素的刺激,則可能罹患子宮內膜異位、多囊性卵巢炎而不易受孕,甚至小女孩也會提高出現性早熟、乳癌等病症的機會;更可怕的是,環境荷爾蒙還會透過胎盤傳給下一代──若母體在懷孕之初過度接觸這些化學物質,將導致體內男嬰的性徵出現發展缺陷!

生活用品避無可避的危害

由於環境荷爾蒙的危害極為顯著,眾多具有劇毒性的農業與公共衛生用藥、部分工業化合物與污染物,如可氯丹、DDT、多氯聯苯、戴奧辛等,已遭禁用或管制,也大大降低動物與人類的接觸機會。

目前較令科學家憂心的,反倒是毒性較低,但卻圍繞在一般人四周的生活用品類環境荷爾蒙,其中又以塑膠產品中必備的「鄰苯二甲酸酯」(PAEs)的影響最廣。

鄰苯二甲酸酯是鄰苯二甲酸與醇類結合的衍生物,目前常用種類有6類,其中又以具有軟化塑膠功能的「鄰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與作為香水、化妝品及保養品「定香劑」的「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應用最廣。

成大環醫所教授李俊璋解釋,DEHP塑化劑主要運用在聚氯乙烯(PVC,回收編號「3」)塑膠用品上,它本身是像黃豆油般油滴狀的產品,當與PVC塑膠粉經過高壓混合後,就能輕易壓製成各種軟質塑膠用品。

PVC塑膠是人類生活中應用最廣的塑膠材質,包括保鮮膜、食品容器、雨衣、鞋類、地板、建材、玩具、各種人造皮革、醫療用品等,都是PVC的產物。李俊璋指出,常見的PVC用品,塑化劑含量的比重至少都在10%以上;產品的柔軟度越高,塑化劑的含量也隨之水漲船高,例如頂級的人造皮沙發,塑化劑含量就可高達50~60%。

除了塑膠用品外,女性愛用的香水、化妝品、保養品、指甲油及美髮用品,也普遍使用DBP及DEP來避免香氣快速逸散,特別是香氣越濃的產品,比重越高。換句話說,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都無可避免會接觸到含有鄰苯二甲酸酯類的產品。

飲食得來最恐怖

號稱「塑膠王國」、也對塑膠用品極為依賴的台灣,每年光是DEHP的使用量就高達25萬噸、DBP用量亦有2萬噸。令人憂心的是,塑化劑非以化學鍵結,而是以「混合」方式添加在塑膠產品,極易逸散或溶出,凡遇塑膠老化、出現刮痕、加熱或盛裝油脂類食物等情況,風險更會大大提高。

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陳美蓮指出,鄰苯二甲酸酯在國人體內屯積的管道,有8成以上來自飲食,這是因為台灣人非常習慣使用塑膠袋、保鮮膜及塑膠容器盛裝食品。除此之外,食物在保存、冷凍、加工及販賣的過程中,也會無可避免地接觸到塑膠用品。

陳美蓮近期接受衛生署委託進行調查,在近兩千份的受訪樣本中,有4~5成民眾表示會使用塑膠保鮮盒盛裝食物、7成常用保鮮膜,更有3成坦言會直接以保鮮膜微波加熱食物。

「熱和油都是DEHP塑化劑溶出的最佳介質,國人飲食偏好高油脂的熱食,把塑化劑吃進肚子裡的機會原本就相當高,以保鮮膜覆蓋食物直接加熱的作法,更是糟糕至極的習慣。」

陳美蓮的研究團隊,就曾將便利商店所販售的便當直接以PVC保鮮膜覆蓋送進微波爐加熱,結果發現1個400克的便當加熱後,DEHP含量竟可高達每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的9成(歐盟標準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取量不得超過0.05毫克),相當驚人。

高暴露量的台灣人

雖然相較於其他種類的環境荷爾蒙,鄰苯二甲酸酯的毒性不高,人體可自然代謝的時間也極短,如DEP半衰期僅為1小時,代謝時間最長的DEHP,半衰期也只有15~20小時。但由於國人對它的依賴實在是既廣且深,積少成多之下,仍然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包括李俊璋、陳美蓮等人的研究,都發現國人體內的塑化劑含量有超標現象。陳美蓮曾分析一百多名民眾的尿液樣本,結果發現9成以上的尿液都有DEHP的代謝物,其中更有37%超過歐盟每日容許攝取量的標準;所有樣本的中位數濃度,則約為美國同類型調查的5倍、德國的1.6倍。

李俊璋在2007年也曾接受國科會委託與成大醫院合作,以76名懷孕婦女為樣本,結果發現受測者尿液的DEHP代謝物含量約為美國孕婦的13倍、DBP代謝物則為4.5倍;而這群體內塑化劑濃度偏高的孕婦,約有一半在孕程中甲狀腺素的分泌都偏低。

李俊璋解釋,甲狀腺素與胎兒腦部中樞神經的成長發育密切相關,而塑化劑則與人體甲狀腺素的分泌呈現負相關;孕婦在懷孕過程中,受體內荷爾蒙改變的影響,原本就會促使甲狀腺素的分泌變少,若是再吸收過多的塑化劑,就會進一步抑制甲狀腺素的分泌,嚴重者會對胎兒的成長發育極為不利。

除了干擾甲狀腺素的分泌,鄰苯二甲酸酯的生殖毒性也雷同於其他的環境荷爾蒙。因此李俊璋強烈建議準媽媽們,除了要減少塑膠用品的使用機會,最好也避免使用各種香氣濃烈的化妝品、保養品及妊娠霜,以免增加體內胎兒性徵雌性化(生殖器至肛門的距離縮短),以及未來性早熟的風險。

跨部會的管制

鄰苯二甲酸酯等環境荷爾蒙的危害日趨普遍,早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國內則在2009年由環保署擔任召集機關,啟動跨部會的環境荷爾蒙短、中、長期管制計劃。

在一般民眾最關心的生活用品方面,包括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及雙酚A均已被公告為「第四類毒化物」(指有污染環境或危害人體健康之虞的化學物質),要求各類廠商只要使用此類化學物質時,就應切實申報其使用及可能釋放的比例。

至於與兒童等高敏感族群切身相關的用品,像奶瓶、玩具、遊戲地墊、塑膠鞋、橡皮擦等,均有明確的管制標準,例如兒童用品類多規定鄰苯二甲酸酯的添加比例不得超過0.1%、PC奶瓶(聚碳酸酯、回收編號為7)的雙酚A溶出試驗濃度則應在30ppb以下。

其他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且已證實將釋出大量環境荷爾蒙的生活用品,也已逐步受到管制。舉例來說,環保署在2008年底時已規定壬基酚不得添加在家用清潔劑中、衛生署則在去年底公告更新食品容器的塑化劑溶出標準(DBP不得超過0.3%、DEHP不得超過1.5%);另外像最近遭消基會等單位披露表面塗布大量雙酚A的感熱紙(常用於ATM、簽卡單收據及大樂透彩單等),也已遭經濟部標檢局公告管制禁用雙酚A為顯色劑(目前市售感熱紙仍有3~4成含雙酚A,標檢局也擬在年底前將感熱紙列入「應施檢驗品」,未來感熱紙須有確認無雙酚A的「檢驗合格」標籤方可上市)。

至於像長久以來為環保團體所詬病的PVC及PVDC(聚偏二氯乙烯)保鮮膜,除了塑化劑的風險外,焚化時亦有產生戴奧辛的疑慮,已遭環保署預告將於2013年全面管制此類產品的製造、輸入與禁用,未來廠商得改採如PE(聚乙烯)等不含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的材質製造保鮮膜。

即使相關標準陸續加嚴,但仍無法全面阻擋環境荷爾蒙的流竄。標檢局組長張文彬即坦言,例如兒童玩具,每月幾乎都能驗出數十批、共計數千件至數萬件不等的塑化劑超量「毒」玩具,貨源則多半來自中國大陸;以「逃檢」方式流通至夜市、攤販的問題玩具,當然可能也不在少數。

對於日益緊縮的管制,廠商也頗有怨言。塑料公會總幹事王慶華就指出,PVC保鮮膜雖可用PE材質替代,但PE保鮮膜的黏性遠不如PVC,未來若全面禁用,很可能對許多生鮮賣場及家庭主婦帶來極大困擾。

另一方面,國內主要生產PVC保鮮膜的廠商為南亞塑膠,每年產量可達1萬2,000噸,其中7成均外銷至歐、美、日等52國。「雖然PVC保鮮膜確實存在著塑化劑風險,但歐美等先進國家也沒有全面禁止,環保署若能把『不宜微波加熱』等警示用語,代替全面禁用,會是較合乎產業現實的作法,」王慶華說。

趨吉避兇之道

即使業者已出現反彈聲浪,但多位學者專家仍建議,環保署應將鄰苯二甲酸酯、雙酚A與壬基酚等生活常見的環境荷爾蒙,由「第四類毒化物」提升至「第一類毒化物」(指有生物累積風險的毒性化學物質),如此一來,主管機關將可採「總量管制」的方式控管用量,同時也可明文限制此類化學物質的用途,生產廠商則須取得相關許可證才能製造、進口或販賣這類用品,將可望大幅改善國內環境荷爾蒙的流布情形。

對於民間建議,環保署毒管處長林建輝則回應,目前國際對於塑化劑、雙酚A等化學物質是否具生物累積毒性尚無定論,再加上一旦列入第一類毒化物後必將為國內產業帶來巨幅衝擊,因此目前尚無修正計劃。

不過他也強調,環境荷爾蒙議題已是國際關注的熱門焦點,未來若有更進一步的研究確定其毒性,或歐、美、加、日等9大先進國中有任何3國加嚴管制,環保署也將從善如流地比照辦理。

在相關措施仍未全面防堵的現在,一般民眾的趨吉避兇之道,就是儘可能減少使用塑膠用品,尤其避免盛裝熱食或微波加熱;當接觸有疑慮的用品時,最好也能洗手過後再接觸食物。

多一份細心,少一點貪圖方便的藉口,正是現階段降低環境荷爾蒙威脅的不二法門!

遠離環境荷爾蒙的自救之道
1保鮮膜宜選用PE或其他生物可分解材質、避免選購易釋出有害塑化劑的PVC材質
2保存含油食品時,應以深型容器盛裝,表面再覆以保鮮膜,儘量不要讓保鮮膜直接接觸含油食品
3儘量避免使用保鮮膜及塑膠容器微波加熱食物
4外帶餐飲時儘量使用鐵鍋、瓷碗等自備容器,避免以塑膠袋盛裝熱食
5少用香味濃烈的化妝品、保養品及美髮護膚用品
6選購兒童玩具及塑膠類用品,應注意是否有相關單位的檢驗合格標章
7勤洗手,可避免把生活中接觸的環境荷爾蒙吃下肚


資料來源: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成大環醫所教授李俊璋、陽明環衛所教授陳美蓮

據2011年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也針對環境賀爾蒙提出建議與注意

「環境荷爾蒙」又稱為「內分泌干擾素(Endocrine disrupter substance簡稱EDS)」,根據美國環保署報告中所下之定義,「環境荷爾蒙」是指「干擾負責維持生物體內恆定、生殖、發育或行為的內生荷爾蒙之外來物質,影響荷爾蒙的合成、分泌、傳輸、結合、作用及排除」。這些物質會由空氣、水、土壤、食物等途徑進入體內,對生物體產生類似荷爾蒙作用,干擾本身內分泌系統之作用,進而影響生物個體的生長、發育、恆定的維持以及生殖等作用,甚至危及後代的健康。 環境荷爾蒙進入人體後,有些可與天然荷爾蒙的受體結合,造生促進或抑制生理反應的效果,例如:PCBs和DDT等物質可與動情素(estrogen)的受體結合,產生類似動情素的作用,而如DDE (DDT的代謝物)等則會與男性激素(androgen)的受體結合,阻擋男性激素作用。

有些環境荷爾蒙並不直接與荷爾蒙受體結合,而會影響細胞內訊息傳遞的路徑,活化遺傳物質,藉此產生特定的蛋白質,而影響生理表現;例如:戴奧辛可與細胞內的其他受體蛋白結合,間接影響女性動情激素之功能。

環境荷爾蒙對人體或野生動物之影響,會隨年紀或性別而有所差異;一般而言,對胎兒和新生兒的影響最鉅。在胎兒發育階段,環境荷爾蒙會影響生殖系統發育及動物性別的表現,亦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發展,造成孩童的學習能力低落、無法集中注意力等問題等。對於成年個體而言,環境荷爾蒙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引發甲狀腺癌,亦會影響男性或女性的生育能力,增加男性攝護腺癌、女性乳癌、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機率。

環境荷爾蒙係某些人造化學物質經流布於環境,透過食物鏈再回到民眾身體或其他生物體內,它可以模擬體內之天然荷爾蒙,進而影響人體內之生理調節機能,例如:模仿人體荷爾蒙之作用、改變體內分泌荷爾蒙之濃度、改變體內分泌荷爾蒙活性物之濃度,造成人體生育能力或健康之危害。

目前已知之環境荷爾蒙約有70種,其中40餘種為農藥(如: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等),其他尚包括有機氯化物(戴奧辛、PCB、DDT等)、清潔劑原料、塑膠原料等,美國針對「環境荷爾蒙篩選計畫」(Endocrine Disruptor Screening Program,EDSP)於2009年4月15日公布第一階段最終篩選清單(Final List of Chemicals for Initial Tier 1 Screening)67種化學物質,日本依據「環境內分泌干擾物質因應策略」(Strategic Programs on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SPEED’ 98)於1998年公布包括67種化學物質疑似為環境荷爾蒙。
計劃目標

「建立我國環境荷爾蒙管理機制,透過跨部會合作使各用品、產品、食品及環境等主管機關依其主管法規,有效且迅速進行法規強化,同時對於國內用品、產品、食品及環境等背景,進行抽測及監控,以解除民眾疑慮。
由於環境荷爾蒙的分布與介質廣泛,無法以單一法令或單一機關進行管制,國際亦如此,本計畫明確界定我國日常生活中可能含有環境荷爾蒙物質用品之主管機關:
(一)衛生署:食品、食品容器、醫療器材。 (二)農委會:農藥、飼料、農產品。
(三)經濟部:商品、玩具。
(四)環保署:環藥、飲用水、室內空氣品質。
(五)內政部:綠建築。
(六)財政部:酒類衛生標準。
(一)成立跨部會推動小組:由環保署擔任管理召集機關。
(二)各業務主管機關相關主管法規之執行及增修訂。
(三)進行用品、產品、食品及環境等背景抽測及監控。
(四)加強宣導:由各用品、產品、食品及環境等主管機關依權責加強宣導,適時且及時對媒體及民眾進行溝通及宣導,以減少民眾疑慮。
(一)短期:99年1月1日至99年8月31日。(配合99年10月向行政院消保會提報成果時間)
(二)中期:99年9月1日至101年12月31日。
(三)長期:102年1月1日至104年12月31日。
(一)成立推動小組、訂定我國推動環境荷爾蒙管理短、中、長程計畫。

(二)進行用品、產品、食品及環境相關主管法規檢討及修正:
  1. 修正毒性化學物質篩選作業原則。
  2. 檢討綠建材之使用率規定。
  3. 評估規劃「塑膠鞋(童鞋)」、「兒童用品(彩繪文具)」列入應施檢驗品目之必要性及防火建材及空氣清淨機等產品納入多溴聯苯醚PBDEs檢測項目。
  4. 檢討「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增訂塑膠中鄰苯二甲酸酯類限量標準,及增訂聚醚碸樹脂(Polyethersulfone, PES)、聚苯碸樹脂(Polyphenylene Sulfone)等材質之嬰兒奶瓶中雙酚A之限量標準。
  5. 增修訂蔬菜類重金屬限量標準。
  6. 檢討修訂「配合飼料農藥殘留認定基準」及有關飼料飼料添加物禁止含有之成分、登記管理等相關法規,進行動物用藥品使用安全性之探討及評估。
(三)進行用品、產品、食品及環境等背景資料抽測、監控及宣導。
  1. 抽測市售清潔劑、油漆及兒童玩具至少40件;進行6條河川環境荷爾蒙物質之環境流布調查。
  2. 抽測市售手提燈籠40種、嬰幼兒童鞋20種、香品及紙錢各25種、橡皮擦25種及相關玩具安全標準執行檢驗7,000批以上。
  3. 審查綠建材標章時,優先針對鄰苯二甲酸酯類(可塑劑)、重金屬等環境荷爾蒙物質進行查核。
  4. 評估規劃「塑膠鞋(童鞋)」、「兒童用品(彩繪文具)」列入應施檢驗品目之必要性。
  5. 評估防火建材產品納入PBDEs檢測項目之可行性。評估空氣品質設備(空氣清淨機)產品納入PBDEs檢測項目之可行性。
  6. 針對日常生活之民生用品、食品、藥物及農、漁、畜產品等進行購樣及分析。
  7. 各用品、產品、食品及環境主管機關適時發布新聞。
認識環境賀爾蒙的資料參考

「環境荷爾蒙係某些人造化學物質經流布於環境,透過食物鏈再回到民眾身體或其他生物體內,它可以模擬體內之天然荷爾蒙,進而影響人體內之生理調節機能,例如:模仿人體荷爾蒙之作用、改變體內分泌荷爾蒙之濃度、改變體內分泌荷爾蒙活性物之濃度,造成人體生育能力或健康之危害。

目前已知之環境荷爾蒙約有70種,其中40餘種為農藥(如: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等),其他尚包括有機氯化物(戴奧辛、PCB、DDT等)、重金屬(鉛、汞、有機錫等)、清潔劑原料、塑膠原料等,為使民眾及各界能瞭解環境荷爾蒙物質之特性、對環境及人體之影響及其管制方式,及於日常生活環境及工作場合中如何對此類化學物質可能具有之潛在危險進行防範。爰此,本署特規劃進行認識環境荷爾蒙四格漫畫,加強對民眾之宣導,讓民眾能擁有正確的資訊及預防觀念。
將民眾日常生活物品中可能含有環境荷爾蒙物質以下列6類說明分別為塑化劑類、壬基酚類、重金屬類、有機錫類、多氯聯苯及其它類,其常見於可能之生活用品如表1所示。
(一)環境流布途徑 環境荷爾蒙種類繁多,化學結構和性質差異大,普遍存在於空氣、土壤、底泥、河川湖泊等環境中,各種物質
      濃度差別甚鉅,主要透過飲用水和食物攝入、空氣吸入、日用品接觸等管道進入生物體。

(二)對環境生態之影響
  1. 魚類及鳥類之甲狀腺功能及發育異常。
  2. 降低貝、魚、鳥類及哺乳動物生殖力。
  3. 降低魚類、鳥類及爬蟲類動物孵化率。
  4. 造成魚、鳥、爬蟲及哺乳類動物去雄性化(demasculinization)及雌性化(feminization)。
  5. 軟體動物去雌性化 (defeminization)及雄性化(masculinization)。
(三)對孩童與胎兒之影響
  1. 嬰兒先天性異常。
  2. 以鉛為例孩童期接觸造成日後生育障礙、不孕或產下之嬰兒免疫力下降、智商低落與發育遲緩、神經發展不良(過動、注意力不集中、攻擊性、學習障礙)等。
(四)對女性之影響
  1. 子宮內膜異位症。
  2. 在女性身體中模擬雌激素(動情激素)。
  3. 造成女性卵巢功能降低。
  4. 受孕力下降。
  5. 女孩提前性成熟。
  6. 乳癌及子宮內膜異常增生(endometriosis)。
(五)對男性之影響
  1. 男性精蟲數每年以2 % 速度持續下降中,精液品質亦呈下降趨勢,降低男性生殖力。
  2. 男孩易患睪丸癌及免疫方面問題。
  3. 前列腺癌及睪丸癌。
參考日本及美國之作法,建立產、官、學、研合作模式,投入環境荷爾蒙相關科學研究與篩檢技術,做為行政管理之支持,相關作法包括:
  1. 跨部會之合作:包括環保、衛生、農業及工業等主管機關,研擬共同對策,解決環境荷爾蒙相關問題。
  2. 國際交流與合作:包括與日本、美國、歐盟等已經實施環境荷爾蒙篩檢與風險評估之國家地區進行學術、產業或政府間之交流,使我國對環境荷爾蒙管制之步調跟上國際趨勢。
  3. 國內法規之強化:針對環境荷爾蒙研擬相關管制與篩選機制,對目前之法規進行修訂強化,或新增相關規定進行管制與管理。
  4. 國內環境調查:對於國內環境荷爾蒙污染現況,進行環境流布調查,可確認釐清國內目前受到環境荷爾蒙之污染現況與影響,除可解除民眾疑慮,更可確定現行管制作法是否有所不足。
(一)用品方面
  1. 政府機關及民間公司可藉由綠色採購,優先購買對環境衝擊較少具環保標章之產品,以鼓勵綠色產品之生產及使用可回收、低污染、省資源之產品,避免過度包裝之產品,帶動綠色消費風氣,達到環境保護與教育一般消費者之效益。
  2. 不購買標示不清楚之產品,未明確標示出製造日期、成份、保存期限、使用方式、注意事項等相關訊息之產品。
  3. 注意產品之適用性,例如:
    1. 保鮮膜不用於加熱之用途,以減少有害物質進入食物之可能。
    2. 使用塑膠容器需定期更換,避免化學物質由清洗所造成之刮痕中釋出。
    3. 微波加熱選擇使用無圖及顏色之玻璃或陶瓷容器,降低化學物質釋出之可能。
    4. 不任意丟棄產品使用後之空瓶,使其妥善排出進入回收體系。
    5. 相關產業經營者,可研發減少使用或不使用環境荷爾蒙物質。
(二)食品方面
  1. 慎選食物可選擇有機農法種植毒害較少之作物,且具有政府認可CAS有機標章之農產品。
  2. 因環境荷爾蒙物質容易蓄積於內臟及脂肪中,故應減少食用內臟類及動物油脂類之食物。
  3. 均衡飲食,不偏愛或排斥吃特定食物,以分散暴露風險。
  4. 減少食用加工食品如醃漬食品或含有防腐劑、甘味劑、增色劑食品。
  5. 不用殺蟲劑及化學清潔劑用品,建議使用天然清潔劑。
  6. 經常運動,促進排除體內毒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