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0日 星期六

〔不必等到退休,就能建構一個以自己為主角的人生〕

您是否曾在走了好長的一段路之後,發現原來想追求的,只是赤腳踩在泥土上的踏實?您是否在拚命好久的人生戰鬥裡,發現原來想要的,只是單純自在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如果您心中的答案是「Yes!」那麼,就請來花蓮吧!開啟一場為生命價值而走的旅程。

 有一種生活,能回歸人類本質,不再被時間或金錢逼迫;有一種人生,在做自己的同時,也能夠貢獻社會!那就是「半農半X」的生活。本計畫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與東華大學共同策劃,將招募有心想到花蓮農村尋找新價值的人或花蓮農村的回流居民,投入到農業與田園生活,發展一種「農與志」結合的生活型態。

        誠摯邀請您來花蓮這片幸福豐饒的土地上,親近泥土,擁抱自然,藉由腳底下泥土所傳遞的溫暖,以謙卑敬天的心,認識大地的其他生命;追逐夢想,實踐天賦,超越以自己為中心的想法,發現社會中、生命裡更重要的事!

        計畫啟動前,將有二場招募說明會,讓您更瞭解計畫內容及實施方式,也歡迎您親臨花蓮這塊土地,體驗幸福生活的美好!


招募說明會時間:
第一場
102年4月 2日(星期二)下午14:00東華大學環境學院1F講堂B119。
(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大學路二段1號)

第二場
102年4月13日(星期六)上午10:30花蓮鐵道文化園區花蓮好事集。
(花蓮市福建街與福町路交叉口)

聯絡方式:
0935-267643 吳睿淳小姐 E-mail: admanrai@gmail.com

計畫網址:http://farmx.blogspot.tw/

主辦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
協辦單位:黎明教養院、花蓮樸門部落、花蓮縣鄉村社區大學
執行單位:東華大學環境學院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 蔡建福

        2010年的12月,有一位天使來到了花蓮,他的名字叫做塩見直紀。
這是一場由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所舉辦的座談會,談的主題是關於「促進人才東移」。這幾十年來,花東地區由於地理條件的關係,未能同步於台灣其他地區現代化的進程,因此,「促進什麼什麼東移」,這一句話我們並不陌生,但塩見直紀先生到底說了什麼,會讓我們認定他是天使?

        春節期間,一群為了守護花東土地的民間團體,藉由發紅包的方式,宣傳一個避免花東土地財團化的訴求,這一群人針對東發條例的某些重要草案版本,提出了廢除該條例第七、八、九條所埋藏的公有土地釋出條文。

        長久以來,對於花東地區的發展,不同的人馬有不同的想像,暗藏公有土地釋出條文的一群人,將花東區域的發展寄望於外來投資,也就是,引進外來的資本和資本家;在這樣的思維下,中央與地方的公部門所需要做的事情,只要積極地修改法令,創造法令就可以了!包括東部發展條例(簡稱東發條例)、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簡稱促參法)、產業創新條例(簡稱產創條例)等等,有了這些法令,執政者一方面編列預算提供引進資本家所需要的公共設施(如交通設施),另一方面提供公共的土地資源、減免租稅。

        協助資本家取得土地、取得所需設施、減少租稅,如果再結合上都市計畫的土地使用分區變更,如此的執政模式叫做系統權力(systematic power)的運作;這樣的運作規則,是台灣這五十年來大大小小的政治人物之所精通、熟稔,他們經常努力地爭取執政的機會,為的,只是在利用這樣的程序以降低自己的機會成本,輾轉成就自身的財富與霸權。當然,推動的政治人物如果是偉大的政治家,這一套方法也會是永垂不朽的、造福人群的,但從台灣的現況來看,經常不是這樣。

        塩見直紀先生所稱的半農半X,是另一種地方發展的思維。同樣思考著引進資源、引進人力,但所衍生的作法卻完全不同。他認為,二十一世紀全世界上至國家下至個人,面臨的兩大主要難題就是:「環境問題」和「天職問題」,也就是「永續的可能性」和「價值的創造性」。今天,忽視「永續的可能性」而莽撞往前衝的時代已經結束,取而代之的是如何創造新的價值觀,為大家的幸福共創新的文化,因此,他提出了「順從自然,實踐天賦」這樣的理念,以進行緩慢的社會改革運動。

        半農半X的理念之所以特別適合花東,是因為這個地方有良好的從農環境,也有支持X存在的社會背景。所謂的半農半X,指的就是順從天意,經營簡單的生活,從小規模的農業中獲取自給自足的糧食,並將上天賦予的才能活用於社會。塩見直紀先生建議來花蓮的新住民,用一半的時間務農,生產生活所需的自家糧食,另外一半的時間來發展X,這個X有可能是各種不同的行業或社會行動;舉他自己的例子來說,他所主持的「郊山聯絡網‧綾部」,是一個土地與房屋仲介中心,免費幫忙想要把生涯規劃到農村來的人,提供可能的資訊,安排閒置的農舍、田地,讓村民和這些想要來村莊尋找新生活,尋找社會奉獻的人面對面地商量不同的可能性。

        到農村尋找新價值的人,在田園生活中,在農村社會中,找到了他們喜歡的和想做的事,建構一個以自己為主角的人生,如他所述,在綾部市的案例中,不論是創造美味的蕎麥菓子烹飪教室、或是帶領村民繪製地方地圖,從苦求沒有的東西到尋找既有的東西去啟發村民的自信,或是,只是寫寫明信片慰問社區的獨居老人,如此將上天賦予的才能與創意活用於這個社會。

        後現代的台灣農村,如花蓮、台東這樣的地方,在現代科技、都市生活的對比下,逐漸形成一種邊陲與核心的支配,東部地區必須發揮自己無可取代的基礎條件,而不是一眛地被動、追隨,才有機會跨越資本與城鄉的支配關係,跳脫不友善的社會階層剝奪,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讓居住這裡的人們,不論是原住民、新住民或退休之後的居民,都能夠找到位置,安身立命,作自己的主人。

        這種思維是寄託於「生活價值的開創」,發展經濟,是經世濟民,而不是表面需求的滿足,是積極地反省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是否和諧。東發條例似乎忽視了這一點,處處以憐憫、支配與剝奪姿態的條文呈現。塩見直紀先生則剛好出現在這樣一個花東地區發展路線的十字路口,我們稱他為天使,因為他適時地為我們帶來了幸福方向的新觀點。


引用至半農半X計劃  http://farmx.blogspot.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